为进一步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健康素质,促进学生深入自我探索,掌握情绪表达与管理技巧,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于2024年11月19日在大学生活动中心418团辅室成功举办“情绪表达与管理”团体辅导活动。本次活动由人文院伯藜学社与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共同策划主办,院心协指导老师徐爽爽参与指导,黄天乐主持,共14位同学参加。
活动伊始,同学们准时到达现场并围坐一圈。在主持人黄天乐的引导下,同学们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大家对彼此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为后续深入的交流与分享打下基础。
为了帮助大家快速熟悉起来,在破冰环节中,成员们被随机分成多个小组,分别参与“大树与松鼠”、“情绪猜猜猜”等趣味横生的游戏。“大树与松鼠”游戏里,同学们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自然界中松鼠与大树的互动,锻炼了快速反应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也在欢笑中学会如何在变化中寻找稳定,如何在挑战中保持灵活。在“情绪猜猜猜”环节,同学们需要通过表情、动作等非言语信息来表达自己团队所抽取的情绪词汇。温馨的教室里充满欢声笑语,沉浸式的游戏环节让同学们快速熟悉起来,同时也能感受到情绪的力量,体会到情绪的非言语传递与理解的重要性。
结束了欢快的破冰游戏,主持人为大家详细介绍情绪管理理论。情绪的管理不是要去除或压制情绪,而是在觉察情绪后,调整情绪的表达方式,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使人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表达适当的情绪。情绪ABC理论认为,我们的情绪其实与发生的事件无关,而是与我们如何看待这件事有关。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之所以有不同的情绪反应,是因为他们看待和解读事情的角度不同。因此,我们需要管理的并不是情绪本身,而是一些非理性的想法和信念。
活动进入到了深度互动环节,分别是“情绪传染”与“镜中人”。在“情绪传染”环节,同学们通过模仿和传递各种情绪的表情与动作,直观感受到了情绪的感染力与影响力,进一步认识到情绪管理对于个人及周围人的重要性。而“镜中人”环节,则通过一对一的镜像模仿,让参与者学会用心感受他人的情绪,促进同理心的培养与情感共鸣的建立,也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更积极、更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情感。
在情绪故事分享环节里,各小组成员分别在明信片上写下自己的烦恼、焦虑,勇敢地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面对情绪挑战的真实经历,随后大家分别抽取不同的明信片,对匿名的烦恼写下自己的答复,为在场的同学解开烦恼,迎接更美好的生活。各位同学也积极分享自己的故事及他人的答复,每一个答案都是一把通往心灵的钥匙,写下的每一笔都蕴藏了同学之间真诚的关心之情,大家都倾囊相授,提供宝贵的情绪管理经验与启示,更激发了大家对于自我成长与改变的深刻思考。
此外,为助力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放松身心,主持人向同学们介绍了放松训练法,包括腹式呼吸法、冥想放松训练等。在轻柔的音乐中,大家缓缓地闭上了眼睛,跟随主持人的指导语一起做深呼吸,一起畅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之中,在音乐中释放内心积压的情绪,留下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本次情绪表达与管理团体辅导活动既是一次情绪管理的学习之旅,也是一次心灵的成长与蜕变。展望未来,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情绪挑战,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迎接学习生活的每一次挑战。
图片:孙嘉尧 文字:郭潞 审核: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