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大熊猫保护、生态科普出力献策,发挥我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于5月17日上午9时,在文科楼B238会议室顺利举办了“大熊猫保护”主题征文大赛的线下评审会。评审会邀请到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陶文娟、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侯文军、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卫欣、校团委副书记肖岩及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张永参与评审,活动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瑾主持。
活动启幕,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瑾一一介绍了出席的领导嘉宾,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随后,活动进入了核心环节——征文评审。此次征文比赛自启动以来,吸引了全校学生的广泛参与,经过初步遴选,60篇紧扣“大熊猫保护”主题、文采斐然的作品入围决赛圈。
一、初评阶段:广纳百川,甄选佳作
初评阶段作为评审会的起始环节,主要任务是筛选出最具潜力的参赛作品。各专家分为两组,每组评审30篇征文。评审团队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各种创作风格和观点,重点考察文章是否紧密围绕“大熊猫保护”的主题展开,是否展现出作者的独立思考和独特视角。最终,共选出24篇富有创意与激情的征文作品,晋级到下一阶段。
二、复评阶段: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进入复评,评审标准更为严格。文章的内容深度、结构布局、语言表达及创新性成为评审的重点。两组专家互换各自组别评选出的12篇征文,交叉复评,以确保公正性和全面性。每篇文章都经历了反复推敲,评委们不仅关注文章的学术价值,也重视其社会影响力和传播潜力。最终,每组甄选出6篇作品,共计12篇精品,进入最终角逐。
三、终评阶段:巅峰对决,华章绽放
终评环节,是整个征文大赛最为紧张激烈的时刻。12篇精选文章在此阶段展开了智慧与灵感的巅峰对决。评审团依据文章的深度、独创性、文学价值以及对大熊猫保护理念的贡献度,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严格打分。最终,通过激烈的讨论,确定了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及三等奖5名的获奖名单。
此次征文大赛不仅是一次文学创作的比拼,更是对大熊猫保护意识的广泛传播与深入探讨。它激励学生们以笔为媒,将个人理想融入生态保护的伟大实践,为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贡献力量。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借此契机,将继续发挥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引领作用,策划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保主题活动,携手广大学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共同绘就美丽中国的绿色篇章。
附获奖名单:
特等奖:
熊猫韵谱·十景绘卷-汪景业
一等奖
熊猫颂-曾斯德
相隔2.8公里的牵挂-龚粲然
竹影中的守护者-杨子桢
二等奖
熊猫谣·竹林缘-汪景业
翻滚吧,熊生:竹林日记里的奇妙365-汪景业
食铁兽传-马浩然
三等奖
竹韵·墨迹·守护者:大熊猫的生态情缘与保护实践-王舒丹
枣林湾的六只大熊猫-徐煜晖
无题-普布旦增
花花是如何成为顶流的-郭潞
幻想协奏曲熊猫王传说-罗天域
优秀奖
我与大熊猫的相遇-陈奕璇
守护国宝-黄一珑
福宝,欢迎回家-季书羽
大熊猫——中国的象征-吉宏琳
可爱的黑白-周怡萱
护国宝,守家园:共建大熊猫保护之路-李杨
国宝你知多少-关欢
大熊猫:中国的国宝与生态的守护者-庄小霞
熊猫竹影梦-王奎宇
还道春来万山绿-梅宜宁
归-桑单
《了不起的朋友》观后感-陈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