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个人实践与反思
石琳洁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判断,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和要求,可从以下二个方面来深化理解。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开创的现代化。近代以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矢志不移的梦想和追求,但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没有任何政治力量能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决了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领导力量问题,为中国现代化指明了正确方向、制定了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开辟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10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不可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实现现代化首先有一个走什么路、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模式和价值体系的问题。我们党领导人民探索和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由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我们讲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中国式”从根本上讲就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形成的。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就既不可能成功开创,也不可能继续向前推进。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质的规定性,既反映在党的领导这个根本要求上,也反映在推动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全新路径,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全新选择。
自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提出以来,我深感其为中国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一名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究生,我深知媒体在这个历史时刻的责任重大。二十大精神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全新的学习大纲,为了更好地履行新时代媒体使命,我将着力于以下几方面:
首先,新时代要求媒体传播正能量,引导社会价值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选择性关注成为人们的主要习惯。作为新闻传播人,我们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引导公众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价值观念的建设。通过策划制作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闻节目,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其次,要在媒体融合发展中不断创新。新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使得我们必须具备跨平台、多媒体的传播能力。我将积极学习最新的传媒技术,提升自己的跨界融合能力,力求在各类传媒平台上都能够灵活应对,为新时代媒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我也将从我个人的成长经历出发,更加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疾苦。通过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对新时代发展的期待和建议,从而为新闻报道提供更为贴近人心的视角,使媒体作品更具感召力和说服力。
最后,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群众工作中。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需要我们不仅在媒体传播方面做出努力,更需要在基层一线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心系群众、身近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媒体担当。综上所述,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将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长、个人经历和党员干部身份,不断探索前行,以更加扎实的实践行动,为新时代媒体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