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林业大学报第736期刊发了我院社会学系党支部党建特色做法及成效,展现了学院基层党建的创新与活力,为新时期党建引领下的教学科研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思路和路径,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基层党建注入新动力。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党支部目前有正式党员7名,预备党员1名,党员平均年龄35周岁,是一支有朝气、有活力、踏实肯干、积极有为、凝聚力强的80、90后中青年教师党员队伍。
社会学系党支部成立之初,教师党员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人数占比偏低,支部党建与教研工作存在“脱节”现象,党建工作没有凸显引领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016年支委换届后,支部在校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党建引领全系师生团结一心、不断进取,在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实践中彰显党员教师的主力军和核心作用。支部结合社会学系学科特点,将党建与教学科研工作深度融合,探索出“123456”的“六步阶梯递进式”工作机制。
“1”为“1项汇报”,定期通过“三会一课”开展党员思想汇报。“2”为“2类交流”,组织党员交流个人教学科研情况与学科建设参与情况。“3”为“3种方式”,通过确立目标、跟踪进度、对标找差的方式促进党员发展。“4”为“4项原则”,基于带动、联动、开放、共享的原则,深度促进党建与教学科研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5”为“5项作风”,强调支委和教师党员带头教学示范、带头科研攻关、带头学科建设、带头教研互助、带头思政建设的基本工作作风。“6”为“6重行动”,通过内部论坛、专家辅导、集体研讨、调研实践、学科凝练、课程思政等具体实践夯实党建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基础。
在六步阶梯递进式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下,社会学系党建与教学科研水平不断取得新突破,初步建设成“研习型”“创新型”“示范型”“服务型”“发展型”特色化高校基层党组织。
第一,理论学习学术化的“研习型”支部。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将主题学习与各教师党员的学术专长相结合,创新性地开展研究型、研讨型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党员结合各自学科背景与科研方向,交流党的最新理论精神的学习心得体验,同时进行科研、教学、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思想交流,形成支部浓厚的“研习型”氛围。支部先后开展了“学科+党史”专题研讨型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社会学系初步形成了农林社会政策、生态环境社会学、基层治理与服务的特色教学研究方向,展示了党支部党建引领的战斗力。
第二,活动结对式的“开放型”支部。支部在活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四结对式”的“开放型”活动方式:一是党员教师与非党员教师结对。二是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三是与校外兄弟院系党支部结对。四是校地党建结对合作共建。“四结对式”的活动方式,为支部党建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加开放的路径,成为支部党建工作的特色和亮点。
第三,业务水平过硬的“示范型”支部。社会学系支部围绕“以党建工作为载体,推动教学科研共同体建设”目标,探索形成党建业务融合协同发展路径。在党员教师带领下,社会学系全体教师的教学科研业务水平全面提升。近年来,8名教师党员年均发表CSSCI/SSCI等社科类高水平论文近20篇;获得包括4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6项省社科基金等在内的近20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此外,支部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培育质量优良,升学率常年维持在35%左右,每年均有学生被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录取深造。
第四,基层实践常态化的“服务型”支部。依托“校地共建”“校地联动”,社会学系支部常态化开展效果显著、影响突出的社会服务活动,如与连云港市民政部门合作实行基层党建“一委三会”机制;参与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之家’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编制等;与学生党支部协同开展常态化的心智障碍者、失能老人、困境儿童等特殊人群志愿服务。党员教师扎根基层,投身社会实践,拓展了党支部的影响力,提升了党支部的战斗力,展示了南京林业大学社会学系教师党员的良好形象,塑造了支部的“服务型”品质。
第五,积极进取的“发展型”支部。在党建引领下,社会学系支部党员教师的内生动力被充分调动,党员责任心强、向心力强、凝聚力强、进取心强,形成了全员主动参与基层党支部建设发展的良好局面。支部“校社共建助力乡村振兴与教研育人共赢”党日活动被评为“2020年度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引领教研共同体建设”支部工作案例入选“江苏高校党建典型案例100例”。支部被评为校级“先进党支部”“优质党支部”。2021年支部新发展青年骨干教师党员1名。支部党员获得校“优秀共产党员”“水杉思政名师”“课程思政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通过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努力,理论研习、结对互助、教研相促、课程思政、志愿服务等均成为社会学系党支部特色工作方法或途径,成为引领社会学系“教学科研共同体”发展的可靠保障。立足学校事业发展新起点、新目标,社会学系全体教师将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落实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踊跃投身“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征程,积极践行“南林人”的新使命。
期次:南京林业大学报 第736期作者:易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