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绿念・汇科技,点亮新生视野——我院赴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为高一新生开讲
通讯员:霍中财 摄影:霍中财 审核:王瑾 编辑:白卫国 时间:2025-09-08 点击:

为帮助高一新生衔接初高中学习节奏、提前感知大学专业魅力与前沿知识,8月23日,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应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邀请,委派白卫国老师前往该校,为全体高一新生带来一场兼具专业深度、哲理温度与通俗趣味的专题讲座。讲座以“前沿科技探索+大学特色解读”为核心,巧妙融入南林生态保护的理念,不仅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广电领域前沿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双一流”高校的育人精神。

精准对接新生需求,以专业视角搭建“高中-大学”认知桥梁

此次讲座正值高一新生入学适应关键期,白卫国老师精准把握学生“对大学专业好奇、对前沿科技懵懂”的特点,以“WHO AM I?——为何走进大学?何为专业价值?”为开篇,用亲切的互动提问打破距离感。“大家平时刷短视频时,有没有想过镜头背后的传播逻辑?”一句贴近学生生活的提问,迅速将“广电专业”从抽象概念转化为日常可感知的内容,为后续前沿知识的讲解埋下伏笔。

讲座始终围绕“专业特色与成长赋能”展开,既避免了高中阶段难以理解的学术化表述,又不弱化知识的专业性。白卫国老师以“影像传播”为核心,串联起广电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让高一新生在轻松氛围中建立对“大学专业”的初步认知。

融前沿科技与绿色理念,用“哲理+通俗”讲透专业价值

讲座中,白卫国老师结合学院专业特色,从“新媒体技术革新”“影像传播的社会价值”“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三个维度,详细解读前沿领域知识。他没有罗列枯燥的理论,而是通过具体案例让抽象知识“落地”:比如讲解“AI在影像创作中的应用”时,以“校园生态影像记录”为例,展示如何用AI辅助剪辑校园里的树木生长、鸟类栖息画面,既体现了科技的便捷性,又自然融入南林“以林为特色”的绿色基因;谈及“新媒体传播前沿”时,他分享了人文学子创作的各类纪录片和短视频,说明如何通过短视频平台传递环保理念,让学生们意识到“前沿科技不仅是技术,更是传递绿色价值的工具”。

这种“专业知识+绿色理念”的融合讲解,既彰显了南京林业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特色,也让“绿色发展”从口号变为可实践的内容——白老师提到,“传播的意义,是让更多人看见美好、守护生态”,通俗的表达,让高一学生深刻理解“专业与环保”的关联。

互动中激发兴趣,双高合作共促成长

讲座后半程的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性高涨。“老师,学广电专业能拍生态纪录片吗?”“高中阶段能做些什么为未来专业打基础?”面对学生们的提问,白卫国老师一一耐心解答,既鼓励大家“多观察生活中的绿色细节,用手机记录身边的生态之美”,也分享了南林人文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们对“大学学习”充满期待。

此次讲座不仅是学校和学院“服务基础教育、赋能青少年成长”的具体实践,更是校校联动、资源共享的有益探索,既让张家港塘桥高级中学的高一新生感受到前沿科技的魅力与大学专业的价值,也将南林生态保护的理念深植学生心中。未来,人文学院将继续加强与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交流合作,通过讲座、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为青少年成长赋能,持续传播南林特色育人理念,为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