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图书馆直属党支部与南京市玄武区梅园街道联合开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党日活动
通讯员:汪雅丽、侍彩艳、林若野、赵呈晨 摄影:汪雅丽、林若野 审核:卫欣、徐能 编辑:白卫国 时间:2025-05-25 点击:

梧桐掩映,史迹无声。5月21日,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图书馆直属党支部,联合南京市玄武区梅园街道,组织党员同志开展“绿野钟山探史迹——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党日活动,以走读南京的方式探寻南京保卫战碉堡、战时备用蓄水池、陵园邮局、中山陵附属建筑物等历史遗迹,重温峥嵘历史。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图书馆直属党支部的主要领导与部分党员参与本次活动,南京市玄武区梅园街道梅好生活建造师团支部副书记王振东作为本次活动的领队,为大家介绍历史建筑背后的故事。

参与活动的全体党员同志在陵园邮局门前合影

活动首站设于T80园区,此处原址是1934 年所建“中央政治学院地政分院”,后成为军队院校单位和第七〇一研究所、第七二四研究所,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保留历史建筑59座。

王振东向党员介绍T80园区历史

沿着园区中的梧桐大道前行,队伍来到了位于园区中部的西山碉堡遗址。王振东向参与活动的同志介绍,这里是南京保卫战中守卫中山门的最后屏障,也是紫金山地区的重要战斗防御地点,荒草掩映下钢筋混凝土浇筑的碉堡周身布弹痕,昭示着抗日战争的激烈。党员同志在此围绕知识分子的家国担当展开交流。

党员们在西山碉堡遗址前了解南京保卫战的历史

交流结束后,活动队伍经由环紫金山绿道步行至陵园邮局。在邮局门口,王振东向大家介绍了陵园邮局的历史变迁与功能发挥,随后党员们进入设置于陵园邮局内的邮政博物馆参观,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深入了解我国邮政业务变迁,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我国邮政业务开展的艰辛。

党员们在陵园邮局前了解这一建筑的历史变迁

党员们参观邮政博物馆了解抗战时期中国邮政业务

在参观完邮政博物馆后,党员们经由流徽榭来到民国蓄水池旁,这里曾是战时保障城市供水的关键设施,至今仍能看到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弹孔以及嵌入主体结构的子弹。党员们通过参观蓄水池外部结构,聆听其在战争期间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到后勤保障对于战争胜负的影响。

作为历史见证的蓄水池

知来处,明去处。此次党日活动是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尝试通过支部合作、校地共建,以多元形式开展当日活动的创新举措,本次活动通过实地走访5处抗战遗址,在“走、看、听、学、悟”的沉浸式体验中,让党员们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对南京保卫战及抗战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切实提升党员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担当意识。未来,学院将持续探索党日活动多元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

文字:汪雅丽、林若野  图片:汪雅丽、侍彩艳、林若野、赵呈晨  审核:卫欣、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