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践行文化使命
编辑:白卫国 时间:2023-12-01 点击:

【学习二十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践行文化使命

沈如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部署,提出了“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任务要求。国家的发展需要精神力量的凝聚,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

赓续文化血脉,构筑精神家园。文化自信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化的继承发展,应在创新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抓住传统文化的精华、把握文化创新发展的需求至关重要。在开展支部主题教育学习时,可以引导党员同志依托时政新闻,结合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等智慧结晶,将传统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与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进行探讨。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文化体现了根植于党和人民之间的伟大创造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激励人民不断奋进,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继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是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保障,从红船精神到延安精神,再到雷锋精神、抗疫精神,每个时代的红色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精神内涵。新时代我们要将这些红色精神传承延续下去,在主题党日活动中,可以走进党史文化意蕴丰富的红色纪念馆,用红色故事诠释红色精神,引导党员从红色资源中汲取强大力量,从红色精神的传承中获得感悟和启发。

坚持人民至上,发展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属性的反映,也是中国文化发展最新形态的展现,更是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方向和道路的正确指引。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不断提升文化自信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亦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是人民大众共建共享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当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项战略部署,将文化自信自强牢记于心,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使命,助力中华文化更“活”更“火”,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