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1日下午,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组织各教师、学生党支部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等人集中观看了爱国主义教育电影《一山之隔》。电影《一山之隔》根据贵州省罗甸县麻怀村党支部书记邓迎香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现实生活中,女主人公时立香和退伍小伙刘德顺一见钟情,不顾父母极力反对为爱嫁进穷困闭塞山村。由于环境落后没有路水电,遭遇了重重困难,孩子因病赶不及救治而死于自己怀中。于是,丈夫立志要挖山通路。然而,却在矿地意外遇难。时立香陷入人生绝境,回忆昔日,她立誓要为丈夫完成遗愿,受到村委会主任和乡亲们的各种阻止、无视与反对后,独自一人用简陋的工具向大山宣战。一位城市中负债累累的酒老板吴西望在矿工老李的善意谎言下,误以为山中有矿,带人加入挖山队伍,而后发生了一系列矛盾、冲突,最终被时立香的真诚勇敢所打动,完成真正的自我心灵救赎……最终,吴西望、村委会主任、秀芬嫂子等人逐渐被时立香勇敢执着的精神和行为所感化,自愿共同挖山通路,也完成了他们自我心灵的救赎。他们历经数载磨难坎坷,硬生生凿通了一条出山之路,从此走向幸福之路的奋斗历程和感人故事。
“我这辈子就是用嘴啃,用牙咬,我也要把这座山给挖穿。我们挖的不仅是大山,我们挖的是穷根。”这是主人公时立香向大山的宣战,更是向穷苦命运的宣战。这是我在观影中印象最深刻的片段,亦是这部电影的核心。
当她激动的向村里人表明了决心后,所有人都投来了不屑的目光,他们都认为:这个女孩子肯定会放弃的。但是,她并没有。她说出来了,也为此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为了十岁因为路途遥远而无法上学的同村孩子,为了生病无法就医的阿婆的遗愿,更是为了穷根里无法了解世界又渴望幸福的乡亲们,她立志即使用手刨、用嘴啃也要挖出一条改变麻怀村的幸福之路来,尽管无人支持,尽管几度想要放弃。终于,她用她的坚持感化了嫂子香芬拿出为村民看病的积蓄、捐献出来买凿山的工具,用她的真诚打动了吴西望和村委会主任,使得大家都齐心协力投入到开山凿路的队伍中来。在村委会主任的带领下,村民纷纷按下血手印,立志要挖穷根,修致富路。
观影中我数度哽咽,是对时立香命运多舛的同情,更是被她不等不靠、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染和鼓舞。
这部影片反应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的特别关心,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推动我国民族工作进入新时代新阶段。现如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更是有无数个像人物原型邓迎香式的现代“愚公”,扎根基层、奋斗奉献,助推我们国家一步步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发。主人公时立香的故事让我们深有感触,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在通往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征途中行而不辍、履践致远。我们所追求的生活、想要实现的梦想都把握在我们手中,命运的决定权取决于我们自己。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的整装待发,去克服一个个困难,在成功的道路上留下我们奋斗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