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1日,支部集中观看电影《一山之隔》,该部电影以“最美奋斗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被誉为“当代女愚公”的先进人物——黔南州罗甸县麻怀村党支部书记邓迎香为人物原型创作,是青年女性电影导演王一诺自编自导的处女作。
“我这辈子就是用嘴啃,用牙咬,我也要把这座山给挖穿。”这是主人公时立香向大山的宣战,更是向穷苦命运的宣战。时立香,因爱嫁入穷困闭塞的小山村,因为没有路而遭遇重重困难,面对孩子和丈夫的相继离世,时立香强忍悲痛,带领村民历经数载,硬生生凿通了一条出山之路、一条幸福之路。
影片中我最印象深刻的画面是村委会主任问村民,政府发的猪仔养得怎么样了,结果村民却说早就吃了,这不禁让我感叹: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方法。有了奋斗的愿望和意志,扶起来的贫困群众才能硬得起腰杆、迈得开脚步,走上奔小康之路。有效的扶贫需要精准地设计,需要对贫困者观念、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扶志,是对贫困群众的思想引领和文化教育,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勇气和信心。扶智,是传授给贫困群众走出困境的方法和技能,提升他们脱贫的能力。因此,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智随志走、志以智强,实施“志智双扶”。观影中我数度哽咽,是对时立香命运多舛的同情,更是被她不等不靠、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染和鼓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正是有无数个像人物原型邓迎香式的现代“愚公”,扎根基层、奋斗奉献,我国才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一山之隔》用小人物的故事讲述不平凡的奋斗历程,令人心潮澎湃,给人向上的力量。贵州麻怀隧道总长216米,这是麻怀村唯一通向外界的道路,昔日的一山之隔,隔住了小孩的求学之路,隔住了青年寻求幸福的出路,隔住了世代居住在这里老人们的救命之路。在这里,大山甚至阻隔了日出与日落,让黑夜比外面的世界都要漫长。如影片结尾所说,邓迎香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凝结出的中华民族无比宝贵的精神力量,也是新时代下巾帼之志与巾帼之美。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耐劳、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勤劳俭朴地生活,时刻牢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我也会发挥带头作用,认真努力地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注意生活中的细节继承发扬好习惯,坚决摒弃坏习惯,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衡量自己,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在向周围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