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飔濛
编辑:白卫国 时间:2023-09-25 点击:

王飔濛讲师

2022年9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年12月就职于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项目情况:

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媒介场景视角下的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智媒时代公民隐私保护问题研究”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工智能时代公民隐私保护研究”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数据时代的隐私权问题研究”

代表成果:

著作:

1.王飔濛,智媒时代的隐私悖论,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22年;

论文

1.顾理平,王飔濛.从圈子到关系:智媒时代公私边界渗透及隐私风险[J].新华文摘,2022(16).

2.王飔濛.网络时代的数字遗产与公民人格尊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10-10.

3.王飔濛.数字化生存时代的集体偷窥与隐私消费[J].传媒观察,2020(07):38-44.

4.顾理平,王飔濛.社会治理与公民隐私权的冲突——从超级全景监狱理论看公共视频监控[J].现代传播,2017(06):34-38.

5.王飔濛.明星隐私权与受众知情权的博弈[J].传媒观察,2017(01):43-45.

6.曹钺,骆正林,王飔濛.“身体在场”:沉浸传播时代的技术与感官之思[J].新闻界,2018(07):18-24.

研究方向:

媒介法规与伦理

新媒体传播

代表性项目成果

王飔濛主持完成的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媒介场景视角下的个人信息保护研究”(项目编号:KXCX20-1158),最终成果为学术论文《数字化生存时代的集体偷窥与隐私消费》。

媒介技术发展与隐私保护问题共生共存,从传统媒体时代到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畅通无阻使得隐私信息买卖、隐私消费更加便利。从技术、人与社会的联系出发,结合媒介技术发展的历程,通过案例分析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剖析隐私侵权问题的技术原因与深层次社会原因。传播技术的革新,给现代人提供了更多平等表达和观看他人的机会。人们愈加推崇一种“毫

无保留的文化”,在频繁的网络互动中,无数网民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不断公开自己的个人生活,并期待观看他人的生活。集体偷窥作为网络时代特有的现象,折射了现代人内心深处的多种矛盾。随着自主意识的持续增强,人们不再甘心被传统观念所限制,希望通过窥私欲的满足来反抗禁忌,通过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疏解价值观畸变带来的压力,重新建构更平等的公共空间与社会关系。大众传媒缓解了人们内心的紧张情绪,但在引导和规范集体偷窥行为方面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