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雷讲师
B103-1
青少年社会工作,乡村社会治理
社会学系
个人简历

苏雷,讲师,现任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教师。

2008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南京理工大学博士在读。

项目情况:

主持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苏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与活化研究”

主持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与介入研究”

主持完成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江苏省闲散青少年社会融入困境与对策研究”

主持完成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村庄空心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文化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代表成果:

●论文

1.Inheritance and Activation: the Practical Logic of Reproduction of Rural Folk Culture and Ar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end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22,Volume 9(5)

2.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Mode of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Teaching[J],the Educational Review,USA,2022,Volume 1(6)

3.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特征的实证研究[J],校园心理,201917(01),23-25;

4.解构与建构:乡村民俗文化的现代性危机——近20年来国内关于乡村民俗文化变迁的研究综述[J],党政干部学刊,2018(11),70-75;

5.“城中村”社区分化现象探析——以西安市北沙坡村为例[J],农业考古,2010(6)

6.城市社会学的早期研究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4)

7.城市乞讨问题的多学科研究评述[J],新疆社科论坛,2007(15)

8.论孔子的社会整合思想,兰台世界[J],2007(5)

9.社会工程学:一种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范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8

研究方向:

青少年社会工作,乡村社会治理

主持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苏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与活化研究”,研究认为在现代性的语境之下,中国乡村原有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正在被逐步的消解,一些以地域差异性为特色的民俗文化面临断裂的危险,并在随后进行了重构,重构以后的民俗与传统民俗既一脉相承,又有其新的文化涵义。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价值。要发挥乡贤在乡村民俗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应建立以乡贤为主的社会组织,通过组织化的方式更大的发挥乡贤在乡村民俗文化发展中的特有优势。重塑乡村民俗文化的公共空间。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实现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应当重构乡村民俗文化的公共空间,整合资源,重视乡村民俗文化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提升乡村文化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发挥乡村文化公共空间在乡村民俗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2022年发表在《美国教育评论》,主要观点为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达到“学”的教学效果。将行动教学应用于社会工作,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行动和实践,可以进一步增强社会工作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在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坚持以学生为本还要深入探索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文论述了行动教学法的概念,分析了行动教学方法应用于社会工作的可行性,并提出了行动教学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