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何斌讲师
B121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个人简历

张何斌讲师

2020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院,同年进入南京林业大学工作,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师至今。

论文曾获2019年浙学新视野暨“东南三贤”国际学术研讨会青年学者浙学研究优秀论文奖、2017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高校国学论坛研究生组二等奖、2015年广州大学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凤凰网“致敬国学: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子项目“亲近传统 重建斯文”华语创作有奖征集活动“最佳研究作品”。

项目情况:

主持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清代浙东文人董秉纯文论研究

代表成果:

著作:

张何斌,《潘曾绶日记》,凤凰出版社,2020年

论文

1.张何斌,嘉定文人与明清之际文章学的演进[J],安徽大学学报,2021(06):44-51

2.张何斌,“明文正宗”问题再讨论[J],汉语言文学研究,2021(03):107-114

3.张何斌,吴中文坛演进与钱谦益的转变[J],地域文化研究,2019(05):97-113+155

4.张何斌,明清吴中与浙东文学的互动——以文章批评与选本为中心[J],浙江社会科学,2019(09):117-126+135+159

5.张何斌,南京图书馆藏《文肃公残稿》初探[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9(03):68-82

6.张何斌,“诸陵有尔即春秋”——顾炎武诗中的拜谒明陵题材[J],名作欣赏,2019(17):36-41

7.张何斌,《文心雕龙•书记》与刘勰的文体学思想[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8(04):128-134

8.张何斌,论宋诗话之“事”[J],贵州文史丛刊,2018(01):99-103

●奖项

1.由《春秋左传》看中国古代忠孝观念之演变,“致敬国学: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子项目“亲近传统 重建斯文”华语创作有奖征集活动“最佳研究作品”,凤凰网,2023年;

2.明清吴中与浙东文学的互动——以文章批评与选本为中心,浙学新视野暨“东南三贤”国际学术研讨会青年学者浙学研究优秀论文奖,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2019年;

3.从“弇州晚年定论”到“明文第一”——晚明清初以归有光为中心的论争,高校国学论坛研究生组二等奖,湖南大学岳麓书院,2017年

4.《文心雕龙•书记》与刘勰的文体学思想,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广州大学,2015年。

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代表性项目成果:

南京林业大学张何斌主持的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清代浙东文人董秉纯文论研究》(项目批准号为:2022SJYB0161)。课题组成员有:许佩铃、贾宏涛、马琳。

清代文人董秉纯及全祖望背后的浙东一地在清代以前便已在学界、文坛占据重要地位,且独具特色,入清后影响不衰,通过对这些地方名人的深入研究可进一步认识该地域学术、文学的深刻意义。此外,因为董秉纯曾于不同地方任官、任教,他的影响又涉及更多地域,对他的研究便可进一步延展到更大的空间。本课题由地方性文化名人研究出发,涉及学术史、文学史众多问题,能见出地域文明如何汇成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动脉,与地方乃至民族的文化生命深切相通,以整体的形式体现特定时段、地域文学史的面貌,除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解决的论文外,也包含丰富的资料汇编,为学界提供新的材料、视角与观点,亦为教学提供参考,并传承地方文化记忆,为中华文明发展提供动力。